老太太和郑氏的,她也不能真的给人都拿了去。
那岂不是成了“偷”了?
不过她不拿归不拿,有些事儿却是得先讨个利钱回来才是。
那苏四姐儿整日里不务正业,还动不动就欺辱乔念,她今儿晚上就先替乔念报个仇。
因着苏柒若走的是文举的路子,所以功夫并不算多好,但行走于这样的乡村老宅却也足够了。
身影一跃就上了苏老太太和郑氏的房顶,里面传出的呼噜声震耳欲聋,苏柒若摇摇头,便又去了大房那里。
苏大娘看着有些憨傻,实际上却也精明着呢!
只不过相比于苏二娘的猴精来说,她才显得有些不够看。
但苏大娘有三个女儿,三女儿还是个读书人,年后就要去考秀才了。
所以哪怕郑氏那样眼皮子浅的人,在看见苏三娘这些年给了他多少好处后,也舍得出银子来供着苏三姐儿。
只要苏三姐儿中了举,以后即便没有了苏三娘供养着他,苏三姐儿也能每年给他百八十两的银票子。
这样即便是现在花些银子他也认了,回报都在后头呢!
其实郑氏一直都很后悔当年没有在苏三娘读书的时候给她交了束脩,不然后面苏三娘也不会不将她接去京城享福了。
听说京城繁华的很,那里面的老太爷们身边都有几十个侍儿伺候着呢!
有了前车之鉴,苏三姐儿的日子就比当年的苏三娘不知道好了多少。
最起码不需要她自己掏束脩银子,也不用她往公中交钱。
苏柒若自回到老宅后,并没怎么见过苏三姐儿,因为她一直住在学院里,甚少回家。
便是偶尔回来一趟,也不会到苏柒若这个破旧的后院儿里来。
而苏柒若又不喜与前院儿的人一起用饭,每次都去得晚,以至于她几乎就不会与她那位三堂姐碰上面儿。
苏家的人将苏柒若欺负到了极致,苏三姐儿好与不好已经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她现在就想出了胸口的那股子怨气。
掀开一块瓦片,屋里黑乎乎的,也看不见什么,却能听见苏大娘正在与她的夫郎张氏说话。
好像是张氏先与苏大娘抱怨了两个女婿成亲后一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