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在不在室内,但游吹云远远便听到诵读之声。
“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,故诵数以贯之,思索以通之,为其人以处之,除其害者以持养之。”
转角,游吹云停住脚步,那些青涩学生们正在空地上摇头晃脑的吟诵荀子的文章,并不因为官差所在就有丝毫懈怠停止。
而平安书院的老师也站在台阶之上,手捧经卷,仔细聆听者学生们的背诵。
“使目非是无欲见也,使耳非是无欲闻也,使口非是无欲言也,使心非是无欲虑也……”
游吹云听着这篇熟悉的《劝学》,忽而心有感慨,在捕头疑惑的目光中停下脚步,喃喃开口,与众学生一起背诵。
“天见其明,地见其光,君子贵其全也。”
立在那里的教书先生注意到游吹云这边,他拿着经书,虽然表面很淡然,但是语气中有些欣喜之意。
“吹云,你怎么来了?”
游吹云带着捕头走过来,朝着这位年迈先生执弟子之礼:“见过王先生。”
王先生虽然年迈,却有心宽体胖之感,眉目慈祥,但又不苟言笑,实是一位严师……游吹云被他用戒尺打过不少手板呢。
但是游吹云很感激他,因为王先生讲散文讲得特别的细致入微……
不过讲到散文大家韩愈之时,他却特地拿出韩大家的诗篇《晚春二首》:“杨花榆荚无才思,惟解漫天作雪飞。”来表达自己虽老但有弥坚的心思——当然那是小时候的游吹云自己揣测的,他还觉得这是王先生用“无才思”三个字来敲打自己呢。
这时候,王先生看到游吹云身旁毕恭毕敬的六扇门捕头,他表情有些变化,随后呵呵笑了两声对游吹云说道:“吹云,你多久没来书院?为何我都觉得你比以前长大许多。”
游吹云汗颜,他这几年不说怠慢了学业,更是无心去读圣贤书,满肚子都是些无关紧要的闲杂文章,真正的学问早就被他抛到九霄云外了。
面对王先生忽然这般看自家小孩长大成人的目光,游吹云流露出几分羞愧。
“长高了,长了几斤肉……但是学问却没涨……惭愧,惭愧。”
六扇门捕头看着游吹云毕恭毕敬地对待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