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文小说网 > 其他类型 > 吾家阿囡 > 第二百一一章 收放(3/4)
织坊情况,往牙行留话收织工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收到晚晴第三封禀报时,顾砚陪侍着太子,已经离开杭城,进入到明州境内。

    顾砚将晚晴那封信递给太子,在最后一行上点了点。

    短短两三行信,太子一眼就扫完了,看着最后那句有多少织工就收多少,太子失笑出声,“她精通术数,这肯定不是不会算帐,她有多少银子?敢放出这样的话。”

    “她小心眼多得很,这是断定织坊不舍得往外放织工。”顾砚笑道。

    “江南丝绸行在行织坊名下织工有十余万,就算放出十分之一,也不是小数目。”太子提醒道。

    “先看她怎么应对。”顾砚笑道。

    “她应对不了,还有你呢。”太子拍了拍顾砚,冲他眨了眨眼。

    顾砚笑着点头。

    收到晚晴头一封信,他就跟周沈年议过,江南丝绸行在行织坊几乎同行停工,这必定是由上而下发动起来的,这个上,十有八九是从建乐城伸过来的手。

    要是这样,停工不过是个开端,织工不是大事,晚秋蚕才是头一关。

    他本来打算等晚秋蚕收上来之后再动手,可太子的行程没法再拖。

    除了晚秋蚕,江南织坊要是停工久了,出海的丝绸就要断货……

    可他只要退后一步,之后,必定是一步一步往后退,一直退到这场清理分崩离析,之后,海税司和江南的腐坏必定变本加利,从此不可收拾。

    从前那一回,他蛮横妄为,被人弹劾祸国殃民,也没算说错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平江城东一座幽深宅院里,朱老太爷面色有些青黄,靠坐在一张宽大禅椅上,旁边一个中年人眼窝微陷,双手扶在膝上,欠身往前,低低说着各地织坊停工情况,以及,从嘉兴县起,一路往南延伸的收织工的话儿。

    “李家这个李小囡,跟那位世子爷到底是什么交情?”朱老太爷拧眉问道。

    “刚听说这个李小囡,大哥就问过何掌柜,何掌柜说是世子爷的朋友,府学一带打听到的信儿,说李小囡精通格致,特别是术数,说世子爷向她请教过术数之学。

    “市井里传说最多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