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先生纳入「波埃修斯艺术家」提名名单。这与校友身份无关。」
直指核心的话语一出,长时间保持肃静的人群中,终于传出了交头接耳的讨论声。
这些倾尽全力在圣礼台上燃烧灵感的成熟艺术家们,怎么也没想到,第一个提名名额让后来上台尝试的一位青年作曲家给占了,而且是连后续的考察环节都未开始。
第一反应,人之常情,不甘和酸意皆有,但是…他们确实无话可说,甚至于如果这次演绎被整理成乐谱出版,他们都会第一时间买来进行练习和研习。
按照之前传出的说法,今年至少还有两个提名名额,机会还在。
…直接动议提名?何蒙心中思索起来。未经完整考察就确定了一名名额,虽说价值判断和大方向没错,但这似乎没有先例,会符不符合流程规定?
而且这样一来,指引学派占了大好处。
「诸位的意思呢?」何蒙朝自己左右两侧发问。
「我附议。」「我附议。」另外两位大师斯韦林克和席林斯不假思索地表态。
于是何蒙又看向自己左侧的三位邃晓者,麦克亚当、克里斯托弗和维亚德林。
何蒙可是清楚,此次参加角逐的十位著名艺术家里,出身于贵族家庭或学院派世家的有七位,信教的有六位,与帝国大工厂主阶层存在联系的有四位,甚至还有两位同王室有关。这些计数存在叠加关系,特巡厅更是和所有人都有过不同深浅的前期接触,他们背后支持的势力关系可谓错综复杂。
正当这三位似乎也马上要开口表态时,仍站在台上的范宁开口了:「谢谢三位大师好意,不过不必如此。」
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范宁身上。
「考察团的预设流程尚未走完是一方面。」范宁解释道,「还有另一点很重要的是:我登上圣礼台的时间最晚,留给我的构思时间最长,大家可能不知道,从米尔主教揭示主题的那一刻起,我除了紧张外,就是一直在台下捏着怀表比划较劲,足足构思了4个小时外加17分钟,如果让我挨着尼曼大师上台,那我可就完了。」
范宁口中过于具体的时长,让人群中发出了笑声。
他强调了自己拼命「绞尽脑汁」的一面,而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