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寻常的程度。
“俄耳托斯雨林这片区域,就是有这么多鸟类盘桓云集,这说明我们在接近圣亚割妮医院旧址。”首领猎人的语气逐渐带上了一丝畏惧,而且突然声音压得很低。
“有说法认为这就是‘涸魂诅咒’的外显形式,这些鸟类是见证者,忠实记录了这里历史上发生的所有怪力乱神之事,任何闯入者的发声都会被视为一种‘窥探’,它们会康慨地向你展示‘你想窥探’的东西,哪怕人们并不具备接受这些知识的神智……”
这个“涸魂诅咒”版本众多,这一说法和之前‘是一种灵魂层面的干渴’又不太一样……不过,我怎么觉得这鸟鸣声好像仔细听起来有点其他的特殊性……范宁微微闭上眼睛,试着将灵感的触角伸出了自己构建的“钥”相封闭圈——后者是他刚听闻可能是诅咒时,用以调用出来保护两位学生的。
听着听着,他按止了d弦的振荡,撤掉了无形的封闭圈。
有点怪异,但没那么严重到需要防护的程度。
灵性中对声音强大的拆解能力,让范宁意外地发现,这些鸟鸣并不是杂乱无章的!
或者说,单一声音不是,它们都是一些明显具有音高和节奏组织形态的旋律,而听起来密不透风原因是因为……叠置得实在太多了!
试想成百上千个不同旋律的声部叠在一起,那无论单条旋律有多么优美,出来的声音都会是“先锋派”音乐了,听久了确实一般人神智受损。
范宁试着用“尹利里安”随意弹了段前奏性质的即兴。
他再次闭眼聆听一番。
“啾啾啾啾……”“叽叽叽叽……”“布谷布谷……”
旁人觉得还是很乱的叽叽喳喳声。
但范宁感觉不是。
直觉告诉他,鸟鸣声出来的音响效果或许整齐了点,大概从1000个声部变成了800个这样子。
“安,唱首歌,轻轻地就行。”他想了想说道。
“好!你想听什么。”夜莺小姐对于老师要自己唱歌给他听的事情,答应得非常愉快。
范宁弹响了舒曼声乐套曲《诗人之恋》第一首:《在可爱明丽的五月》前奏。
纯真而略带感伤的旋律,被他手中的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