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文小说网 > 玄幻魔法 > 旧日音乐家 > 第一百零三章 尘世最后的声音(3/4)
极为特别、带着莫名冷意的小调的木管序奏。

    即便是致敬,他也永远会将自己的风格摆在最鲜明最突出的位置。

    旋律写作的灵感在中途遇到停顿。

    “这是因为这段音乐的‘凉度’出来了,幻境般的‘恍惚感’则还差点”

    范宁迅速找到原因,又停笔思考,同时在心中想象推演着一些音响效果。

    可能得依赖一些打击乐的作用,比如三角铁、钢片琴,或者,像《第二交响曲》中“初始之光”乐章中的钟声。

    但最后,小工作间内的范宁拿起了置物架上的另一件“打击乐”。

    一副雪橇铃铛!

    它的音色特征细碎、清冷、银光闪闪,就像冻得发脆的冰雪被木橇碾碎的声音。

    “这件打击乐倒是无比契合开场的意境,只不过”

    范宁早就知道神降学会的人喜欢摇动这种东西来欢唱诗歌。

    但他从来就没有避讳过这种类似的情况,恰恰相反,他在艺术创作中很有拆解对方知识污染、垫高认知冲击的经验,就像“唤醒之诗”中对于d增三和弦的运用一样!

    而且很有意思的是,范宁之前查阅一些地理资料时,就发现“雪橇铃铛”的含义,在一些地区民众的文化语境中早有渊源。

    比如在提欧莱恩西南边境的尼勒鲁地区,以及雅努斯东南边境的伊赫劳地区,这些住在雪山高原的民众在半山腰放牧时,会在牛羊脖子上绑上类似这样的铃铛,于是很多诗人和旅行家纷纷认为,“雪铃的声音,是人们在登上高山之前,所听到的最后来自尘世的声音”。

    以此讴歌“天国”,并不是神降学会的独到见地。

    毕竟,它只是一件普通又寻常的事物,神降学会不过是利用和曲解了其象征意义而已。

    “用它。”

    “将密教徒所以为的神秘,拆解为可让世人理解的音乐语汇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这是我的拿手好戏。”

    在范宁的书写之下,这段b小调序奏变成了长笛、单簧管和雪橇铃铛的开头。

    音乐转为g大调后,小提琴、大提琴、低音提琴、圆号、双簧管和单簧管接续书写出一个长而曲折的乐句,阳光照射在旅者的身上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