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影”?吸纳周边的“格”,制造一片稳定区域形成对抗?范宁读到日志中的这一段插入斜体时,不由得联想到了收容在自己手机里的那件事物。
南国的“历史投影”算么?够庞大么,够系统么?
文森特所设想的这个理论,条件确实过于苛刻了,他在写这段话时,恐怕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手里会有这么一个事物。
即便他当时预测到了南国可能有问题,也不会想到后来的范宁能创作出《夏日正午之梦》,把“红池”残骸连同南国投影一起收容了!
设想近乎于猜想。
但是,范宁仍觉得把握甚小,时机难寻。
一方面,人是历史的核心因素,现在那个南国的“历史投影”里是没有人的,只是一个“铭记之壳”。
另一方面,现在自己的状态非常差,如果要将其抛出植下的话,能否抵抗住扭曲,他没有丝毫把握。
周边是有很多的“格”可供吸纳,但腐烂的秘史与滥彩的脓水更多。
很有可能落地即崩坏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“不过,我倒是猜测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”
范宁想起了之前有一条自己看得似懂非懂的备忘录,文森特表示“b-105是第三种形态,没有‘带来拂晓’,只有‘失落之时’,异常地带的修正依靠的是另一类‘格’,另一个世界的所有高贵之举的总和”
结合后来自己的观察,再结合文森特又提到的“要考虑其他地带与b-105地带的不相容问题”
范宁这下终于知道了,前世的古典音乐、前世的那些艺术大师的“格”,好像和这个世界的“格”存在冲突!
这种冲突恐怕是“旧日”残骸存在污染的深层次原因,它们不仅会在人的灵性中撕扯,而且在对抗异常地带时,一旦范围足够大,产生了交集,同样会互相“打架”!
细想的话,这就很可怕了。
现在自己的“格”到底是在b-105里面修正失常区,还是在其他地带里面发挥作用?
之前自己大肆再现前世古典音乐的事情,为自己埋下了未知隐患不说,还有没有可能,在某种程度上站在了这个世界的对立面?
范宁突然冷汗岑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