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的作者都能多更几章出来了
真的要这么写吗?我犹豫了很久,但后来毅然决然地选择,写!而且贯穿整个西大陆!
现在回过头想,如果拉瓦锡的台词就正常按照网文那么写,会怎样?
我觉得仍然是对得起读者订阅的币的,甚至更新还能快点。
但是我不知道这个角色的塑造效果会打多少折扣,站在事后的角度,应该会有少部分人感到惋惜(只有事后的角度才存在比较的可能),当然也会有很多不喜欢这种说话方式的读者,觉得还是正常写好,速度多少快一点,阅读也更轻松点。
总之当初说了第三卷和第四卷的写作都有较强的实验性质,现在情况就是这样了,前者是梦境剧情、以乐章命名章节,后者是神父的台词、以及失常区的设定。
连续作死了近一百万字,嗯。
第二、第三、第四交响曲被称为马勒的“魔号三部曲”,因为音乐的标题性都极强(第四部比前面要弱,但在同时期仍是极强),且频繁出现《少年的魔号》的素材和意象。
这部民俗诗集到处充斥着对欲望、爱情、离别、黑夜、死亡、天国的描述,曾让马勒这个悲观主义者深深沉迷其中。他的亲传弟子布鲁诺·瓦尔特评价“当马勒读到《少年的魔号》的时候,他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根。”
但似乎是为了与前一阶段的人生作个彻底诀别,在写完“第四”之后他就摆脱了《少年的魔号》的创作影响,进入了标题性偏弱的纯器乐的艺术生涯中期。
失常区的经历是个分水岭。
其实从第四卷的剧情开始,以往“乐章逐一分节+经历得到启示+拾取创作灵感+完成演出破局”的结构就被我有意开始弱化了,而随着标题性的减弱,到了五、六、七的纯器乐交响曲阶段,叙事方式将会和以前有更大不同。
第五卷的卷名为“新月”,范宁将回归北大陆的那座蒸汽工业城市,重新掌舵旧日交响乐团,拿回他一直想要拿回的那些东西。
当然,每一个凝视过失常区的人,宿运都将受到嫁接和影响,潜伏在神秘侧阴影中的事物也将逐渐露出更恐怖的端倪
但总体而言,第五卷的氛围基调会更加偏向网文常规的“爽”感,回归本来就是一